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百科|常识分享
分享各种百科|日常
020信息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百科|新闻 >  播音大师在沪离世!他的声音曾出现在上海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多位知名主持人发文悼念 让世界听见云南声音 这个建水姑娘在英国掀起“红河风暴”


播音大师在沪离世!他的声音曾出现在上海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多位知名主持人发文悼念 让世界听见云南声音 这个建水姑娘在英国掀起“红河风暴”

发布时间:2024-10-09 09:14:15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

播音大师在沪离世!他的声音曾出现在上海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多位知名主持人发文悼念 让世界听见云南声音 这个建水姑娘在英国掀起“红河风暴” 

播音大师在沪离世!他的声音曾出现在上海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多位知名主持人发文悼念

转自:上观

2024年6月19日16时

著名播音艺术家

全国首批播音指导之一

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音艺术家

陈醇是全国首批获得“正高级播音指导”的五人之一,作为誉满全国的播音大师,他的播音语气大气磅礴,风格深沉刚毅,令人回味无穷。

他的声音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和报纸摘要节目。”

“我是张芝。”

“我是陈醇。”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几代上海人对这个声音再熟悉不过了,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陈醇的声音出现在上海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陈醇在播音

陈醇,1951年参加播音工作,任徐州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1953年调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历任播音员、播音组副组长、播出部副主任兼播音组长、播出部艺术指导。1954年,21岁的陈醇接到自己播音生涯中第一个艰巨任务——

回忆起半个多世纪前做节目时,陈醇说,在录音设备稀缺的时代,任何节目都是“打开话筒,现场直播”,不只是主持人直播,连唱歌表演的艺人都是来播音室直接现场表演。

对于刚刚来到上海台的播音工作内容,陈醇回忆道:“都做,不分节目。刚开始时,每天在华东台第二套报物价,小米多少钱,面粉多少钱,一尺布多少钱。据我所知,那个年代每个人的工资一个月分两次发,每一次给你多少钱不知道,按工资分。怎么定呢?就按当天的物价来决定。”

上海知名主持人曹可凡

昨晚发文

追忆了曾经合作的经历

多位知名主持人发文悼念

国家一级演员、著名配音演员、上海电视台主持人刘家祯告诉澎湃,“我最后一次见到陈醇老师,是几个月前,在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参会者有四五十人,合影时,看到陈老师精神不是很好,拍完照就先行离开了。几年前,去他家看他,刚刚出院,人年纪大了,有一些身体问题,一直比较虚弱和瘦弱。但是他气息还是挺足的。”刘家祯说,对陈醇的第一印象是在1986年,“我是1986年入行的,在那之前,就听他播小说了。我小时候趴在五斗橱无线电前,听广播,既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也听陈醇老师的广播。”

在文学领域,陈醇的代表作包括中短篇文学作品如《好啊,外滩!》《白杨礼赞》《愿化泥土》《琵琶行》以及长篇小说《烈火金钢》《难忘的战斗》《征途》《红岩》这些作品不仅在广播中反复播出,成为保留节目,而且还在全国有关评比中获奖,展现了陈醇在播音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陈醇还朗读并出版了多种音像制品,包括巴金作品朗诵专辑《海上的日出》、徐志摩诗歌朗诵专辑《梦中的康桥》等。

陈醇对小人书《故事大王》也是津津有味陈醇的演播不仅获得听众的喜爱,还得到原作者的认可,

陈醇与巴金

陈醇:如何备稿?走出去!

在播音工作传帮带中,陈醇也是贡献颇多。他在原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担任过教学工作,并在1990年创建了浙江传媒学院的播音主持专业,是一代播音教育家。他还是上海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业务指导委员会的专家,教导过很多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陈醇还发表了不少论文,凝练了不少理念要诀。陈醇的学生、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播音员王涛说,老师总结的有声语言艺术表达“五字经”:“

陈醇经常说,备稿不单要了解“上情”,还要扎根“下情”,广袤的现实生活中有最丰厚的滋养。

深沉稳健、舒展自如

是陈醇几十年

播音生涯风格的集中体现

正如其名所寓,愈“陈”愈“醇”

在中国播音史上成为永不磨灭的回响

陈醇手稿


让世界听见云南声音 这个建水姑娘在英国掀起“红河风暴”

当东方遇见西方,一场文化盛宴在爱丁堡悄然绽放。

当红河“马缨花”舞与苏格兰凯利舞碰撞,一阵最炫民族风震撼袭来!

云南建水姑娘喻律贤,2022年从英国爱丁堡大学硕士毕业后便正式踏上了她对家乡非遗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在英国的实践之路。如今,作为苏格兰华人青年联合会副会长的她,不仅是连接中英两国文化的桥梁,更是云南文化的忠实传播者。

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喻律贤带着对少数民族艺术的钟爱、对家乡的深情以及对世界的热爱,精心策划了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艺术碰撞——“中英传统民族文化交融”庆典。这次快闪活动,让爱丁堡的街头巷尾都染上了云南的色彩,也让世界听见了云南的声音,看见了红河的非遗。

这场主题为“中英传统民族文化交融——云南非遗舞蹈《马缨花》与苏格兰凯利舞的传统民族舞碰撞”的活动,于9月15日至22日盛大开启。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充满惊喜。

9月15日至19日,爱丁堡当地民众和中国留学生将身着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在爱丁堡的主要地标建筑及经典景点,学习并表演云南彝族非遗舞蹈《马缨花》。那绚丽多彩的服饰,高端佛将云南的美丽画卷带到了异国他乡,让人们感受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9月22日14:00,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孔子学院和爱丁堡大学 Old College 等地,将迎来一场文化艺术的狂欢。《马缨花》舞蹈表演、凯利舞团表演、格拉斯哥太极团队表演、创新多样化的《马缨花》音乐、舞蹈、乐器的串烧表演等精彩节目将轮番上演,还有互动表演环节,将真正让英国当地观众和华侨华人亲身参与其中,感受东方少数民族非遗艺术文化和西方传统文化碰撞的魅力。最后,苏格兰风笛手还将演奏《马缨花》、《友谊地久天长》等旋律,大家齐唱《友谊地久天长》,展现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和谐。

让我们跟随这个建水姑娘的脚步,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活力与创意的艺术世界吧!不论你是远在海外还是身处云南,都能感受到那份属于我们共同的文化骄傲。快来加入这场跨国界的云端盛会,体验不一样的云南风情,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你心中最美的记忆。

云南网记者 杨之辉 建水融媒 陶咏梅

视频、照片由本人提供?

热门阅读排行
© 020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