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接力下调两款零钱理财类产品单日快赎额度,此前中行、招商、民生等多家银行已作调整 【三农瞭望】读懂菜价涨跌下的民生关切
交行接力下调两款零钱理财类产品单日快赎额度,此前中行、招商、民生等多家银行已作调整 【三农瞭望】读懂菜价涨跌下的民生关切,
交行接力下调两款零钱理财类产品单日快赎额度,此前中行、招商、民生等多家银行已作调整
财联社9月20日讯(记者 彭科峰)9月20日上午,交通银行在官网发文称,对两款零钱理财类产品的服务协议进行调整,核心为每日快速转出(快速赎回)的最高额度调整至1万元。
而据公开信息,今年上半年,中行、招商、民生等多家大型银行均已经采取同类操作,基本都将旗下零钱组合产品的单只单自然日最大快速赎回额度由原先的5万元下调至1万元。在业内看来,由于流动性原因,零钱理财或正迎来强监管时代。
又见国有大行调整“零钱理财”每日快赎限额
今日,交通银行在官网发布了“关于更新《交通银行活期盈客户服务协议》的公告”。在公告中,交行表示,为优化服务功能,平稳实施服务改造,该行将于2024年10月19日更新《交通银行活期盈客户服务协议》,更新了快速转出(快速赎回)及支付转出最高限额,详见附件第九条第8项相关内容。更新后的《交通银行活期盈客户服务协议》将于2024年10月19日0时起生效。
在同日发布的“关于更新《交银活期富客户服务协议》的公告”中,交通银行也表示,为优化服务功能,平稳实施服务改造,该行将于2024年10月19日更新《交银活期富客户服务协议》,更新了快速转出(快速赎回)及支付转出最高限额,详见附件第十条第8项相关内容,更新了删减“活期富”下可申购的资产管理产品的说明,详见第四条第7项相关内容。更新后的《交银活期富客户服务协议》将于2024年10月19日0时起生效。
今日,记者打开上述两份服务协议发现,其主要更改内容为: 每个投资者每自然日快速转出及支付转出的加总设有交易额度上限,如单个投资者每自然日累计快速转出及支付转出总额超过设定的限额,交通银行及资产管理合作机构有权拒绝受理投资者该笔快速转出或支付转出业务;单只产品每自然日最高快赎额度为 1 万元。单个投资者每自然日累计快速转出及自主发起的支付转出交易如转账汇款、刷卡消费、取现、在线支付的总额的限额为 1 万元,若单只产品还有剩余的快速转出额度,投资者可在持仓明细页面使用单产品快速转出功能逐只快赎持仓的产品份额。
依据公开信息,交银活期富、交银活期盈均为银行业常见的“零钱理财”类产品,过去的每日限额一般为5万元或10万元。本次调整,也意味着交通银行大幅下调了每日快赎的额度。
此前多家银行已有类似动作 多从5万元额度下调至1万元
今日,记者查询发现,交通银行调整“零钱理财”产品的做法并非孤例。据公开信息,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全国性大型银行均于年初将旗下零钱组合产品的单只单自然日最大快速赎回额度由原先的5万元下调至1万元。
还有银行同时对零钱理财的赎回、交易也进行了调整。比如,中国银行发文称,自1月21日起对该行的“活钱宝”服务进行调整,包括暂停新客户开通“活钱宝”自动赎回服务以及调整快速转出交易模式。
此外,代表性地方城商行中也有不少采取了类似动作。年初,宁波银行发布公告,“日日宝”业务于2024年3月15日起完成功能改造。单客户单自然日最大快赎额度调整为1万元,普通赎回功能不受影响。同时,取消智能转入转出功能。
方便客户还是带来流动性困扰?零钱理财或正迎强监管
各大银行的零钱理财何时推出?为何会受大众欢迎?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喻智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和有关部门此前对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政策要求有关。由于种种原因,此前监管部门对单只货币基金、现金管理类理财的快速赎回额度进行了收紧。在监管压力下,各大银行纷纷推出“零钱理财”产品以满足投资者对流动性的需求,同时规避监管。究竟原因,个人投资者始终存在对低风险、高流动性的理财产品的需求。
记者查询发现,2021年6月,原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对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集中度管理、流动性管理、杠杆率、偏离度等方面都作出了规定,其中,要求单个投资者在单个销售渠道持有的单只产品单个自然日的赎回金额不高于1万元,申购与赎回申请的确认时效也从之前的“T+0”改为“T+1”。
而依据各大银行的介绍,零钱理财(活钱理财)本质是多只现金管理类产品的组合,底层对接多只现金管理类产品,客户购买之后,默认为将资金均衡地配置在多只产品之中,每只产品都支持单日快赎1万元。这样一来,自然变相突破了监管的要求。此外,部分活钱理财产品还支持消费、转账、还款、缴费等功能,资金无需赎回,客户可以直接当作现金使用。
华宝证券分析师张菁此前也公开指出,投资者如果分不同产品买入货币基金或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每只产品都有1万元快速赎回额度,那么投资者只要买的产品数量足够多,就能实现较大额的快速赎回。
从公开信息来看,2023年是银行零钱理财业务发展的高峰期,一些银行甚至在官网显著位置对活钱理财进行推荐,并大力宣传快赎额度高的优势。去年第三方统计称,部分银行的零钱理财产品的单日快赎金额一度可高达20万、30万甚至80万元。记者也注意到,公开信息显示,去年4月22日中信银行在“零钱+”产品的基础上,推出“活钱+”服务,后者最高支持每日50万赎回。“零钱+”及“活钱+”合计最高可实现实时可用额度80万元。
不过,银行的上述动作随后也引发了监管部门的关注。据财联社此前引述媒体报道,去年下半年,已开始有理财子接到监管窗口指导,提及零钱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风险。
今年上半年,监管部门发布《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暂行规定》,对重要货币基金的流动性管理要求更加严格,例如及时主动了解并分析投资者潜在赎回需求,测算资产变现对产品运作和市场秩序的影响。此后,随着首批13只重要货币市场基金名录公布,多家基金公司已根据《暂行规定》针对申赎条件等进行了调整。
某券商宏观分析师向财联社记者表示,《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暂行规定》对零钱理财也有间接影响。因为部分零钱组理财的底层资产中,也难免会有重要货币基金,无论是否有窗口指导,银行也不得不作出相应调整。监管部门考量的重点在于,零钱理财在为客户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使得银行等机构的流动性承压,极端情况下或影响金融市场稳定性。
【三农瞭望】读懂菜价涨跌下的民生关切
蔬菜供应总体有保障,并不是说就能高枕无忧。蔬菜保供稳价关乎千家万户,让每个老百姓吃得好,不是件容易的事,却是必须做好的事。要让居民“菜篮子”拎得更稳,让农民“钱袋子”装得更鼓。
近期蔬菜价格走高。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批发价格数据显示,6月16日至8月15日,全国蔬菜日度价格从4.27元/公斤上升至6.01元/公斤,上涨40.7%。应如何正确看待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和影响?
蔬菜生产易受季节因素和极端天气影响,因短暂的供应减少造成价格上涨并不奇怪。今年夏天,蔬菜主产省份高温多雨,部分省份出现强对流天气,一些地方遭遇洪涝灾害,不仅导致产量下降,还影响了品质和耐储存性,导致蔬菜生产、采收及外运受阻。我国蔬菜是典型的大生产大流通格局,产区和销区相对分离,几个蔬菜大省占全国供应量的比重较高,从而阶段性、暂时性推升终端菜价。
相比猪牛羊肉生产,蔬菜生产的特点是短周期,这表现在受影响传导速度快,但影响消除后产能恢复也特别快。在此情况下,价格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对区域和品种的引导作用,菜农会瞄准价格高的品种扩大生产规模。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目前全国蔬菜在田面积1.06亿亩,同比增加90万亩,仍处于年内较高水平,稳产保供有基础。随着气温回落和秋季蔬菜陆续上市,供应会逐步增加,短期冲击性季节性影响退去后,价格将逐步趋稳。
不同于粮价的总体相对稳定,菜价涨涨跌跌是常态。2021年秋季曾一度出现过“菜比肉贵”现象,发生背景是生猪价格周期性下跌遭遇蔬菜供应短暂性不畅。当时,以菠菜为代表的绿叶菜价格短期内上涨数倍,耐储存的品种涨幅则较小。同样,菜价大幅下跌、菜农持续亏损的情况也并不鲜见。其实,有涨就有跌,此时的涨价恰恰孕育着彼时的降价,反之亦然,在涨涨跌跌中实现动态平衡。有亏也有赚,生产者希望多赚钱,消费者希望少花钱,在亏亏赚赚中菜农维持着生计。这就是市场经济的辩证法。
如果从更大范围、更长时期来看,我国蔬菜供应总体有保障,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多年来位列世界第一,并遥遥领先。在国外旅居过的人士普遍感受到,相比别的国家,在我国,人们可以用较低的价格吃上种类更丰富的蔬菜。2023年我国蔬菜产量8.29亿吨,年人均占有量588公斤,折算到每人每天3斤以上。这背后离不开蔬菜产业的科技进步,流通链条的不断完善,以及农民的辛勤耕耘。
我们不能从蔬菜价格短暂的上涨就判断出通货膨胀。2016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同期,鲜菜价格上涨27.3%,猪肉价格上涨24.1%。国家统计局负责人当时回应称,尽管肉价、菜价上涨幅度较大,但其在整个居民消费中的占比有限。工业日常消费品供应很充足,农产品供应也很充足,所以不必担心全局性通货膨胀。这个分析思路在今天也有启示意义。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全国CPI同比仅上涨0.5%。事实上,即使仅就农产品而言,也不是都在涨价,绝大多数畜产品价格在持续下行,粮食价格也总体稳定。
当然,蔬菜供应总体有保障,并不是说就能高枕无忧了。蔬菜保供稳价关乎千家万户,让每个老百姓吃得好,不是件容易的事,却是必须做好的事。地方党委、政府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高度关注生活困难人群,尤其是防止返贫监测重点人群,适时发放价格补贴,减少价格上涨对他们基本生活的影响。主产区不仅要埋头种植,还要洞悉市场变化,合理安排品种、规模和茬口,更重视气候变化对生产的挑战,实现均衡供应、差异化供应。大中城市要加强生产调度和市场监测,与主产区加强供需对接,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确保农产品物流畅通。总之,要让居民“菜篮子”拎得更稳,让农民“钱袋子”装得更鼓。 (作者:乔金亮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符仲明)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