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汽车经销商巨头驶向退市,广汇汽车疯狂扩张后遭遇行业大变局 小米汽车现身工信部目录引市场关注 北京汽车早盘一度大涨近8%
昔日汽车经销商巨头驶向退市,广汇汽车疯狂扩张后遭遇行业大变局 小米汽车现身工信部目录引市场关注 北京汽车早盘一度大涨近8%,
昔日汽车经销商巨头驶向退市,广汇汽车疯狂扩张后遭遇行业大变局
截至6月28日,广汇汽车股价收于0.69元,已连续7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面值退市风险正在增加。
这家昔日汽车经销商巨头为何走向了退市悬崖?
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庞大集团类似,广汇汽车前期的扩张速度过快导致埋下隐患;在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过程中,传统汽车经销商的日子很难,个别坚持类似精品路线等商业模式的经销商日子会相对好一些。
疯狂扩张或早已埋下隐患
6月3日,广汇汽车股价突然跌停。当日,广汇汽车披露了控股股东及部分高管增持股份计划;控股股东广汇集团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0000万元。同时,公司部分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也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合计拟增持金额不低于130万元,不超过230万元。
但控股股东及部分高管增持股份计划并未提振广汇汽车的股价,6月4日广汇汽车股价上涨,但6月5日开始广汇汽车股价呈现持续下跌趋势;时至6月20日,广汇汽车股价触及跌停板,股价首次跌破1元“红线”,当日广汇汽车发布提示风险公告称,若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公司股票可能被上交所终止上市交易。
截至6月28日收盘,股价报收于0.69元/股。在曹鹤看来,与庞大集团类似,广汇汽车前期的扩张速度过快导致埋下隐患;此外,这些汽车经销商集团的商业模式基本相似,除了汽车经销本业外,其还涉足其他产业,这也导致其难以术业有专攻,这也不符合中国汽车经销商的发展情况。
“广汇汽车前期摊子铺得太大。在汽车产业发展高速阶段,广汇汽车大面积铺设4S店,代理很多汽车品牌。加快扩张速度。”北京中质华兴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专家顾问张翔表示,“但2019年以来,汽车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结构调整,部分汽车品牌销量受到影响,此外传统燃油车销量萎缩,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加;而广汇汽车快速扩张并未预料到行业发生的剧烈变化,为今日走到退市边缘埋下隐患。”
2006年广汇汽车正式成立,而在成立后广汇汽车开启收购扩张模式,在全国多省市地区收购汽车经销商公司,2012年广汇汽车跃升成为全球头部汽车经销商;2015年广汇汽车借壳美罗药业完成A股上市,借道增发收购228亿元资产,配套融资60亿元;2016年年初又增发融资80亿元,同样是在2016年广汇汽车收购于2011年上市的宝信汽车(现广汇宝信)。
在收购宝信汽车后,广汇汽车并未放缓收购的步伐。如2016年以10亿元收购鹏峰集团、以17.6亿元收购尊荣集团;2018年以6.86亿元收购上海爱卡23.6783%股权,随后收购众国宝泓等84家公司股权,以12.5亿元收购庞大集团旗下5家公司。
而在一系列收购后,广汇汽车也成为了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
业绩波动明显,今年一季度负债近700亿元
广汇汽车的风光并未持续,2018年其业绩开始触顶回落。
记者梳理广汇汽车历年财报发现,2018年-2020年广汇汽车的净利润分别为32.57亿元、26.01亿元和15.16亿元,增速分别为-16.27%、-20.16%和-41.72%。
2021年广汇汽车业绩出现小幅回暖,但2022年广汇汽车业绩迎来“最黑暗的时刻”。2022年广汇汽车巨亏26.7亿元,同比下跌265.92%。
此前在大手笔收购的同时,广汇汽车也在加速扩张4S店建设,2021年广汇汽车旗下4S店数量达到745家。而从2022年亏损原因来看,大面积关店以及打折去库存是重要原因。
2023年广汇汽车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为3.92亿元,但其净利率已跌至0.46%。今年一季度,广汇汽车经营情况仍不佳,实现营业总收入277.90亿元,同比下降11.49%;净利润7094.05万元,同比下降86.61%;扣非净利润95.07万元,同比下降99.8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2亿元,上年同期为-22.24亿元。
对此,广汇汽车方面解释称,汽车消费复苏缓慢,受行业价格战影响整车盈利能力下滑,且传统燃油车受新能源汽车市场挤压,收入规模下降但成本相对刚性导致营业利润大幅下滑。
此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广汇汽车总负债为692.54亿元,其中短期借款高达304.63亿元,但账上货币资金仅83.36亿元;同期其总资产1117.37亿元,对应资产负债率为61.98%。
传统汽车经销商四面楚歌,如何突围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经销模式不同于传统燃油车,在这种模式过渡下,传统汽车经销商的日子并不好过。”曹鹤坦言,“从竞争生态中,经销商集团在被动中面临调整,但目前市场蛋糕有限,其生存空间有限会导致更多经销商退出。”
实际上,广汇汽车如今的困境除了自身原因外,也是经销商行业发展的缩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3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经销商占比仅为27.3%,经销商亏损比例高达43.5%。
某汽车品牌4S店经销商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新能源品牌普遍采用的直营模式,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经销商模式,价格战下,虽然销售量增加,但经销商利润空间被压缩,经营压力并不小。
而对于广汇汽车该如何自救?张翔认为,一方面是要处理解决其债务问题,另一方面是要积极转型,去代理新的品牌。此外,他表示传统经销商都要积极转型改革,汽车营销已经向直营店 、商超布局,汽车经销商也要适时与新能源汽车品牌建立合作。
他进一步表示,在汽车行业进行新能源转型的同时, 汽车经销商也要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同时也要从线下走到线上,全方位布局销售渠道,找到新的生存机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琳琳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
小米汽车现身工信部目录引市场关注 北京汽车早盘一度大涨近8%
财联社11月13日讯(编辑 胡家荣)昨日小米汽车现身工信部申报清单引发市场关注,此举令北京汽车-W(01958.HK)在今日早盘一度上涨近8%。
截至发稿,北京汽车涨3.78%,报2.46港元。
注:北京汽车的走势
消息方面,11月15日,工信部公示了第37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的申报清单,其中还有两款产品商标为小米牌的纯电动轿车,申报的企业名称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信息显示,产品商标为小米牌,企业名称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兆丰产业基地同心路1号,生产地址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景路21号院。产品信息方面,小米汽车长宽高分别为4997mm、1963mm、1455mm,轴距为3000mm。动力方面,搭载襄阳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的磷酸铁锂电池及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电机峰值功率为220kW。值得注意的是,车尾显示有尾标“尾标北京小米”。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小米首款汽车是借用北汽的资质,而非北汽代工。从这次公示中可找到一些线索——产品商标为“小米牌”;企业名称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兆丰产业基地同心路1号;而生产地址为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景路21号院的小米汽车自建工厂。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目前曝光的信息看,显然小米汽车还没完全搞定生产资质问题,虽由自建工厂生产,但申报企业名称却是北汽越野车。“小米汽车前期可能需要暂时使用北汽的生产资质,而后继续申请独立的资质。”
机构如何评价小米首款汽车?
国金证券指出,小米新车卖点颇多,若定价合理则将具备爆款潜力:新车主打轿跑性能,高配配备220/275kw双电机,最高车速265km/h;高配配备激光雷达,具备城市NOA能力,预计上市即开通;小米可实现手机+车机+Alot联动,赋能人车家一体,提升座舱及使用体验;预计配备800V快充+8295芯片,满足爆款需求。
华泰证券指出,小米造车可充分发挥汽车与移动设备端智能交互上的协同能力、渠道运营、品牌造势上的优势,或将复制手机终端成功的经验、延续手机的亲民定位,打造新的车机融合的智能化生态。
国泰君安指出,自2021年宣布造车以来,小米汽车在生产、渠道端不断推进,根据雷军最新消息预计小米汽车首款车型将在2024年上半年上市。小米在智能生态、渠道运营以及品牌流量方面的优势将使其成为新能源车市场的有力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