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百科|常识分享
分享各种百科|日常
020信息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百科|新闻 >  从农家乐到精品民宿 瞭望 | 民宿管家“转正”


从农家乐到精品民宿 瞭望 | 民宿管家“转正”

发布时间:2024-10-09 15:03:45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

从农家乐到精品民宿 瞭望 | 民宿管家“转正” 

从农家乐到精品民宿

转自:新华社

过去的十年

是民宿产业快速发展的十年

数据显示

我国80%的旅游民宿分布在乡村地区

从农家乐到民宿

从家庭式管理到专业团队运营

民宿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从农家乐到精品民宿

地处桂北山区的

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

就是乡村民宿发展的典型样本

长期以来

由于大山的阻隔

大寨村曾是贫困的代名词

背靠着万亩龙脊梯田美景

世居于此的瑶族村民

守着“金饭碗”却纷纷外出谋生活

这是7月11日拍摄的大寨村梯田(无人机照片)。

7月10日,一位瑶族村民行走在大寨村的梯田里。

大约20年前

大寨村通了第一条公路

也诞生了第一家农家乐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

来梯田和村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村民们普遍将自住房改建成农家乐和民宿

大寨村的老支书潘宝玉(右)和妻子潘保芬在自家民宿前台工作(6月26日摄)。他们是村里最早的民宿经营者。

潘保芬在自家民宿“初见山舍”内准备茶水(6月26日摄)。

这是大寨村民宿的1.0版本

“30元住宿”

“家人就是服务员”

“洗澡如厕要排队”

是当时民宿的真实写照

拼版照片:这是2013年(上图,资料照片)和2024年拍摄的大寨村民宿和梯田(下图,新华社记者曹祎铭摄)。从照片里可以看到,虽然民宿数量有一定变化,但整体的建筑风格仍保持统一。

来自德国的游客在大寨村一家民宿点菜(6月26日摄)。

后来,在优惠政策、低息贷款的支持下

大寨村的民宿硬件条件逐渐升级

房费也有一定提升

但依然摆脱不了“家人就是服务员”的局限性

特别是最近几年

单纯靠家人经营、靠村民打理的民宿

在服务理念、运营模式等方面

逐渐跟不上市场需求

在大寨村一处建设中的民宿施工现场,工人们聚在一起吃午饭(6月26日摄)。

7月11日,游客在大寨村参加当地传统“晒衣节”。

来自德国的游客在大寨村的一家民宿赏景(6月26日摄)。

2022年

大寨村入选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一些不满足现状、头脑灵活的村民

转变经营理念

引进专业的民宿管家和大学生团队

在民宿的设计、装修、服务、运营、推广等

软硬件细节上下功夫

一批精品民宿应运而生

将大寨村的民宿推向2.0时代

这是大寨村“山中已千年”观景民宿改造前后对比拼版照片(无人机照片)。

大寨村“山中已千年”观景民宿负责人余琼通整理客房窗帘(6月26日摄)。

7月10日,在大寨村“山中已千年”观景民宿,民宿负责人余琼通(左一)与今年刚招聘来的大学毕业生交流。

在大寨村“山中已千年”观景民宿,一名来应聘的大学生背着筐外出(6月26日摄)。

大寨村“陌野·晨曦”民宿管家李滨(左一)为入住的客人送茶水(6月26日摄)。

大寨村“陌野·晨曦”民宿管家李滨(左)为客人送茶水(6月26日摄)。

据统计

目前大寨村已有超过38%的精品民宿

旺季房费超过千元

一些精品民宿要提前一个月订房

依靠民宿产业

大寨村村民早已实现脱贫致富

超过60%的家庭年收入超50万元

潘保芬在自家民宿“初见山舍”内准备茶水(6月26日摄)。

6月27日,大寨村“山中已千年”观景民宿的负责人余琼通在民宿观景平台联系业务。

7月11日,在大寨村“山中已千年”观景民宿,两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应聘到此工作,为游客拍照。

大寨村“陌野·晨曦”民宿管家李滨与游客挥手告别(6月26日摄)。

从农家乐到精品民宿

大寨村的民宿蝶变

正是这十年中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讲述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乡土故事

大寨村村民潘凤兰(中)在她家民宿外和两位德国游客交流(6月26日摄)。

这是7月10日在大寨村拍摄的民宿和远处的观光索道(无人机照片)。

记者:刘潺 曹祎铭 刘续 张龙 邹竞一 赵子硕

海报:曲振东 刘琼 胥晓璇

编辑:武巍 宋为伟 孙凡越 李明刚 吴青昊


瞭望 | 民宿管家“转正”

一个主题、一个故事、一桌佳肴、一组活动、一种文化共鸣……在莫干山上,4000多名民宿管家们用他们的创意,不断提升着民宿的核心吸引力

德清率先在国内完善民宿管家职业的认定、培训、考核机制,打通民宿管家培养绿色通道

“我所热爱的行业需要技能型人才。”孟金锦希望有一天能拿到最高等级的证书,“把事情做到最好”

文 |《瞭望》周刊记者 唐弢

远山出云,风细竹斜。

小暑节气,行至莫干山深处,一幢幢民宿逐溪向云而建。

莫干山,坐落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当地以乡村民宿为载体,推动健康生活方式与大美乡村有机融合,渐成我国高品质民宿集聚发展的标杆地。

如今,德清有登记在册民宿近900家,年接待游客超700万人次,营收超30亿元。

为满足多层次、个性化、品质化的大众旅游消费所需,“民宿管家”应运而生。在全国范围内,“民宿管家”已实现由“零”到“百万级”从业人员规模的快速跨越。

在德清,当地通过完善“莫干山民宿管家”劳务品牌相关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等级评价体系,增加劳务品牌从业人员培训资源供给,推动民宿管家国家职业标准落地等方式,规范化培育莫干山内外的“民宿管家”职业方阵,为乡村民宿这一乡村旅游重要业态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人力资源支撑。

为民宿注“灵魂”

进入暑期,郑佳佳更忙了。

客房主题装饰、体验活动组织策划、伴手礼制作……作为莫干山上“溪山原宿”的民宿管家,她包揽大小事务,只为把山野间的美好推介给五湖四海的游客。

“溪山原宿”是一家香草主题民宿。“我们后院种植了近百种香草,光薄荷就有20多种。”莫干山上80%的民宿为德清籍返乡创业人员开办,郑佳佳是其中之一。回到绿水青山间追逐“诗和远方”之前,她曾在杭州从事电商相关工作。

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硬件是基础,服务更关键。

作为“提供客户住宿、餐饮以及当地自然环境、文化与生活方式体验等定制化服务的人员”,民宿管家们在一定程度上定义着一家民宿的格调和“灵魂”,也决定着民宿的服务质量。

为办理入住的客人特调一杯木姜子咖啡,为每一个房间配置甜叶菊、迷迭香、茉莉花等各色香草,供客人自行配置沐浴香包,手把手教客人香薰、花艺……郑佳佳将香草概念糅合进“宿”的每一个环节中,希望能为游客带去重重惊喜。

走进“橙月·黑胶唱片民宿”,精致的细节诠释了浪漫天真的情怀:装裱在墙上的黑胶唱片、尚能工作的古董打字机、简洁而温馨的吧台……这些细节不是流水线上批发的“文艺风”,而是一个个故事的集合体。

民宿管家阎兴頔,也将自己的爱好与民宿经营融合。“来到莫干山后,我干起了两件很酷的事情——造房子和收集黑胶唱片。如今,这里已成为黑胶爱好者俱乐部,很多顾客冲着这个特点来到这里。”

一个主题、一个故事、一桌佳肴、一组活动、一种文化共鸣……在莫干山上,4000多名民宿管家们用他们的创意,不断提升着民宿的核心吸引力。

“我们希望通过时间、空间、文化等相关要素的叠加,让民宿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而饱满。”阎兴頔说。

浙江湖州莫干山民宿管家孟金锦(右)给即将离店的小朋友送上礼品(2024年4月10日摄) 翁忻旸摄/本刊

为“练级”建基地

管家式服务改变了莫干山的度原创自主品牌生活方式。但是最初,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一些民宿管家难以定位职业范围,也因缺少相应的管理体系而无所适从。

为了让本地民宿管家有标准、规范可循,德清率先在国内完善民宿管家职业的认定、培训、考核机制,打通民宿管家培养绿色通道。2020年,德清县发布全国首个《民宿管家职业技能等级评定规范》,在县域内实现银牌、金牌、白金牌民宿管家认定。

2021年,莫干山民宿管家培训中心正式运营。“这是全国第一家有资质、有标准的乡村民宿管家培训中心,配备了民宿业及相关领域的师资力量。”该中心创始人刘杰介绍。

“民宿管家的工作在别人眼中可能是‘诗和远方’,但实际却也是‘喂马劈柴’。”中心教师崔美艳说,民宿管家工作综合性很强,房务、茶艺、咖啡制作、餐饮摆台……每一项都是必备技能。目前,培训中心已面向当地及四川、内蒙古、河南、宁夏等地的学员开展管家服务培训达11840人次。

“蕨宿”创始人姜文英说:“民宿是一个个性、感性、诗性的产业,服务往往存在粗放、模糊和不稳定的地方。有了标准,就可以更好地实现感性和理性、个性和统一性的融合协同,引领乡村民宿形成标准操作流程,在明确理念、系统流程的指引下将服务做得更好。”

为“新职业”定标准

“父母刚开始不理解,觉得‘民宿管家’就是服务员。”“95后”孟金锦来自河南。2017年大学毕业后的她,来到离家1000公里的莫干山芝麻谷民宿,成了一名“山中青年”。

当时,“民宿管家”不在我国的职业名录内,全国高校、职业院校几乎没有设置相关专业课程,民宿业主难以招到合适人才。不少年轻人也因为这项工作缺乏社会认可,不敢轻易入行。

2021年,德清县积极整合公共部门、行业协会和专家团队力量,成立“民宿管家”新职业申报工作小组。2022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了18个新职业信息,“民宿管家”位列其中,成为全国首个以县级政府名义申报的新职业。

2022年7月,民宿管家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工作在德清启动,由德清县人民政府和湖州市人力社保局牵头开发编制。经过初审、终审,2024年2月,民宿管家国家职业标准正式颁布施行。

标准从接待服务、体验服务、市场营销等方面对民宿管家提出具体要求,并划分出五个职业技能等级。

刘杰认为,民宿管家作为新职业的认定和国家职业标准的颁布,将在一定程度上助推整个行业进行人才储备与扩容。今年3月,包括孟金锦在内的德清县40名民宿管家通过民宿管家初级工技能等级认定考试,顺利拿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为首批“持证上岗”的民宿管家。

“这说明,我所热爱的行业需要技能型人才。”孟金锦希望有一天能够拿到最高等级证书,“把事情做到最好”。■

发布于:北京?

热门阅读排行
© 020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