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百科|常识分享
分享各种百科|日常
020信息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百科|新闻 >  越南社会各界热烈期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进行国事访问 因纽特人生活在零下40度北极,用冰雪盖房子,特色美食让人惊艳


越南社会各界热烈期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进行国事访问 因纽特人生活在零下40度北极,用冰雪盖房子,特色美食让人惊艳

发布时间:2024-10-10 15:04:21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

越南社会各界热烈期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进行国事访问 因纽特人生活在零下40度北极,用冰雪盖房子,特色美食让人惊艳 

越南社会各界热烈期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社河内12月8日电(记者孙一 陶军)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阮富仲、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武文赏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2月12日至13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六年再次访越在越南引发热烈期待。越南各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同越方领导人一道,为发展双边关系把舵引航、擘画新的宏伟蓝图,开启两国关系新阶段,推动各领域合作不断向前发展,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稳定性,相信此访将取得圆满成功。

持续加强高层政治互信

曾任越南驻华大使的越南外交部前副部长阮文诗表示,继2015年和2017年先后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后,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六年再次访问越南,将同阮富仲总书记一道擘画越中关系发展蓝图,为双边关系发展步入政治互信更高的新阶段注入强劲动力。

“2022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成功访华,成为中共二十大后首位访华的外国领导人。今年6月,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访华并出席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越南国家主席武文赏10月赴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延续了两国高层间常来常往的优良传统。”回顾一年多越中高层交往,阮文诗这样说。

这是今年6月26日拍摄的越南首都河内文庙-国子监内的奎文阁。新华社发(范庭德摄)

阮文诗说,越中是近邻,拥有深厚传统友谊,两国政治体制相同,都走社会主义道路,都在各自党的领导下进行着革新开放和改革开放。正因为这样的特殊性,不断发展越中关系符合两国人民利益与诉求,符合时代大势。

今年是中越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和阮富仲总书记战略引领下,两国关系高位运行,战略合作全面深化,双方就提升双边关系定位达成重要共识,将开启两国关系新阶段。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系讲师阮氏红仁表示,志同道合、命运与共是越中关系最鲜明的特征,越南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都致力于国家发展、社会繁荣和人民幸福,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访问能够进一步提升两国关系,为两国关系开辟新的光明前景。

促进经贸发展互联互通

越南中国商会会长顾朝庆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对两国工商界而言是极大鼓舞,相信此访将进一步加强双方在经贸投资和互联互通方面的合作,推动扩大人员往来,为双方企业投资兴业创造更加便利条件,更好造福两国和地区人民。

顾朝庆说,两国最高领导人战略引领双边关系发展,两国不断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战略对接。中国企业在越南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一座座现代化工厂在北江、北宁、海防等地的工业园区拔地而起,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在河内朔山县,中国企业投资建设了越南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有效助力越南绿色能源转型,长期以来困扰当地民众的垃圾污染问题得到解决。”顾朝庆说。

作为中越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河内轻轨2号线自2021年11月开通运营以来以绿色便捷、票价合理日益受到河内市民的欢迎,累计载客逾1750万人次。这条轻轨还成了河内新地标,不少年轻人在周末搭乘轻轨“空中看首都”。

这是2021年12月1日在越南首都河内拍摄的列车在吉灵-河东轻轨线上行驶。新华社发(中铁六局河内轻轨项目部供图)

河内地铁公司董事长武红长表示,目前每天有超过3万人次乘坐河内轻轨2号线,基本缓解了沿线交通拥堵问题,目前该项目已初步实现盈利。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拥有宝贵经验,期待越中双方进一步推动在该领域的合作,让更多的高质量项目在越南落地建成,助力越南加快自身现代化发展进程。

中国是越南最大贸易伙伴。2022年,双边贸易额为2349.2亿美元,同比增长2.1%。越南百香果、榴莲等水果获准进入中国市场,广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给越南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市场开发局副局长黎青河表示,近年来中国始终是越南最大的农产品和水产品出口市场。越南出产的优质热带水果和丰富水产品,离不开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巨大市场,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访问后越中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中国能进口更多越南高质量农副产品,助力越南农业发展。

推动传统友谊世代相传

今年3月15日,由120名中国游客组成的旅行团抵达越南,成为中国试点恢复出境团队旅游后首批通过陆路口岸赴越的中国旅行团。在越南谅山省的友谊国际口岸,头顶斗笠、身穿越南奥黛的越南少女向中国游客送上鲜花,当地民众表演舞狮欢迎中国游客。

越南丝路酒店集团副经理陈氏玉碧表示,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此访能为越南旅游带来春风,帮助越南酒店业加快复苏,“我们也将尽最大努力服务好中国游客,为越中友好贡献力量”。

越南旅游协会主席武世平表示,旅游业是越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中国是越南重要的国际游客来源地,同样中国也是越南游客出游首选目的地。期待未来能加快开通更多两国直飞航班,方便两国游客往来,增进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促进民心相通。

今年3月15日,越方工作人员在越南谅山省的友谊国际口岸手捧鲜花欢迎中国游客。新华社记者胡佳丽摄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越关系的未来在两国青年一代。对此,阮氏红仁表示,如今越南学习中文的年轻人非常多。作为从事中文教学多年的教师,期待能有更多越南学生赴华学习,带动越南年轻人更直观全面地了解中国,夯实越中友好的社会基础。

“课堂上,老师曾给我们讲过胡志明主席在中国工作生活多年、同中国老一辈领导人结下深厚情谊的故事。”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国语大学附中学生、第十六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二等奖获得者黎月琼说:“我已学习中文6年,能到中国参赛非常激动。比赛期间,我参观了天安门、故宫和鸟巢,了解到中国的历史和现在,也结交了不少中国朋友。非常期待习近平总书记访问越南,希望此访后两国青年彼此交流、增进感情的机会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王树淼 SN242


因纽特人生活在零下40度北极,用冰雪盖房子,特色美食让人惊艳

北极圈内常年零下40多度,竟然还能住人,而且这里的居民和中国还有相似的面孔,他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生存的?他们和中国人有着共同的祖先吗?

神秘的因纽特人

生活在北极圈的人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因纽特人。

虽然没有办法证明他们和中国人有着同样的祖先,但是目前已经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祖源就在亚洲。

话说啊,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白令海峡还没有出现,亚洲和美洲之间的陆上交通还没有断绝。在当时的亚洲就有一群“街溜子”,他们在不停迁徙的过程中越来越往北,一直到北极圈内的西伯利亚、阿留申地区。

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人惊异于这里常年冰封,于是留了下来,他们也因此成为了后来因纽特人的祖先。

而没有留下的这些人顺着大陆桥进入了美洲,开始广泛地分散在美洲大地上,开枝散叶,成为了美洲大地上最早的居民。

留在北极圈内的这些人虽然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因纽特人,但是他们的分布相当分散,再加上他们一直过着比较原始的生活,所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可能活了一辈子都不清楚有多少人和他们过着一样的日子。

也正是因为相互之间几乎完全隔绝的生活状态,所以在深入了解因纽特人之后会惊奇地发现,两个因纽特人的部落,即便是有着极为相似的生活习惯,但是长期与世隔绝的生活让他们发展出了不同的语言和风俗习惯。而这种情况又导致不同的部落之间即便是遇上,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所以即便是到现在,所有的因纽特人也没办法实现内部的整合。

不过也幸亏如此,没让因纽特人的人口出现爆发式增长,维持住了北极圈及其附近的生态平衡。要知道,北极及其附近,由于长年冰雪覆盖,自然条件的恶劣程度仅次于南极,各种自然资源也是极为匮乏,人口的承载能力有限,如果因纽特人的人口出现爆炸式增长,估计北极圈及其附近的生物多样性会遭受到极大的破坏。

在千里冰封的雪原上生活了数千年,现在的因纽特人经过环境的“改造”,虽然还和亚洲人一样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但是现在的因纽特人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说身体变得更加强壮敦实,鼻孔变大,眼窝更深,长出了铲形门齿,这些都是高纬度人种的特征。

那么他们在地球极北之地,生活得怎么样呢?

因纽特人的生活

说起因纽特人,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用冰雪造成的房子。也有一些人好奇,北极那地方,一年四季冷飕飕的,因纽特人还用冰雪把自己给围起来,这不是盼着自己早点冻死呢吗?

其实,因纽特人并不傻,相反还很有求生的智慧。冰雪虽然自身温度极低,但是导热性也不好,在冰雪砌成的房子里面,只要火生的足够旺,就会出现房子里面温暖如春,房子外面冰天雪地的奇特现象。

在北极的千里冰原上,冰雪恰恰是最容易得到的建筑材料。而且这种建筑材料不仅容易获取,使用起来还非常简单轻便,一个成年人花两个小时就可以用冰雪搭建出可以供3个人容身的冰屋。所以在迁徙的过程中,在狩猎的途中,或者在需要房屋应急的情况下,搭建冰屋是因纽特人的首选。

然而,如果因纽特人打算在某地长期定居的话,他们往往会用木材和兽皮作为房顶,然后在地上挖洞,穴地而居。这种半地下结构相比冰屋不仅抗击风雪的能力更强,保温性能也更加优良。

在住所上别具一格,在饮食上面因纽特人的习惯更是让人大开眼界。

因纽特人生活在极北之地,与世隔绝,自己种不出来蔬菜,也没有办法换取蔬菜。那么他们怎么获取到维持生命必须的各种维生素呢?

答案是动物的内脏血液。因为狩猎不易,所以他们狩猎到食物之后很少浪费,不管是内脏还是血液,只要是能吃的,统统都得吃到肚子里去。因纽特人不知道的是,是这样的习惯救了他们一命,因为驯鹿、海豹等动物体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大多存在于血液和内脏之中。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因纽特人都是吃生食,过的是名副其实的“茹毛饮血”的日子。

不过因纽特人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食材加工技巧,并因此出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美食——腌海雀。

海雀的食材是一种生活在北极圈内的海鸟,非常不易捕捉。而用来腌海雀的容器是被掏空了内脏的海豹。

在将海雀杀死之后,因纽特人会将海雀一个个塞进海豹的体内,然后将海豹的肚子缝合好,再用动物油脂封闭裂口,最后将塞满了海雀的海豹尸体深埋在地下。

在这种环境下,海报肚子里的有氧细菌无法生存,海雀就会在海豹的肚子里发酵。

腌海雀不仅过程中全是狠活,没有科技,就连吃海雀的时候他们也是简单粗暴。

在经过长时间的发酵之后,海雀早就成了浆糊,而这种浆糊就是他们费劲周折去制造的美味。

腌海雀对他们来说可是一顿大餐,平常根本舍不得拿来吃,只有在遇上婚丧嫁娶等大事的时候才舍得招待客人,即便如此,也不敢肆意挥霍,而是把浆糊当做兽肉的一种蘸料进食。

因纽特人是出了名的热情好客。有的时候会出现外界的人误入因纽特人的领地的情况,因纽特人就会邀请他们吃最为丰盛的大餐。

这个时候如果再将腌海雀的浆糊当成蘸料就显得过于小气了,他们会把腌海雀的屁股剪开,然后把让客人对着剪开的口子吮吸里面的酱汁,而这些酱汁都是由海雀的内脏发酵而成的。

不过虽然他们是出于好心,但是许多没有原始生活经验的人在体验过一次之后许多年想起来还是会觉得记忆犹新,并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要吃这玩意了。

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外界已经打通了与因纽特人的联系,因纽特人也因此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日子,开始使用明火做饭。

不过外界人士的闯入也给许多因纽特人带来了灭顶之灾。许多在外界已经不能称之为威胁的病菌和疾病轻而易举就可以要了这些因纽特人的命。

除此之外,在因纽特人与外界恢复沟通之后,外界的诱惑大量涌入因纽特人的部落,比如巧克力、糖果,给因纽特人带来了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但是因纽特人的部落对这些疾病无能为力。

面对这个与世隔绝了数千年的种族,如何正确地与他们相处,如何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融入文明社会,对我们这些文明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参考资料:

光明网 光明日报文史哲周刊:爱斯基摩起源之谜及其考古学研究?

热门阅读排行
© 020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