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河北丨“器”韵千年——河北四大名窑之旅 视频 | 藏在预制菜里的顺德非遗美食——均安鱼饼
非遗河北丨“器”韵千年——河北四大名窑之旅 视频 | 藏在预制菜里的顺德非遗美食——均安鱼饼,
非遗河北丨“器”韵千年——河北四大名窑之旅
陶瓷是水与火的艺术。在燕赵大地,先民很早就掌握了制陶技术,在之后的历史长河中,河北发展出了邢、定、磁州、井陉四大古窑。
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今天,古窑址及依托窑址建起的博物馆、艺术街区、大师工坊等,已越来越吸引游客,成为新晋热门目的地。让我们开启河北名窑之旅,收获器物之美,感受精神富足。
- 白瓷绝技 形意之美 -
古城内丘繁华的邢瓷大街上,一南一北,一圆一方坐落着两座造型独特的展馆,北侧为中国邢窑博物馆,南侧是邢窑遗址博物馆。
△左侧为邢窑博物馆。徐东坡摄
右侧为邢窑遗址博物馆。景区提供
若去了中国邢窑博物馆,那就必须得看看博物馆收藏的三大“镇馆之宝”。首先是唐代“翰林款”白釉罐,质坚色白,釉色莹润,代表着唐代制瓷的最高水平。
△唐“翰林”款白釉罐。景区提供
还有一件黄釉印花鸳鸯系扁壶,它宽唇扁嘴,古朴可爱,通体施的黄釉细腻光亮,从器型、图案、纹饰、工艺来欣赏,可以明显感受到外来文化对中国瓷器的影响。
△黄釉鸳鸯系印花扁壶。景区提供
最后一件是白釉黑彩鹅柄三足炉,鹅的头、颈、尾及三足均为模具制成,手工粘贴于炉身,烧制精美,造型特别传神。
△白釉黑彩鹅柄三足炉。徐东坡摄
邢窑遗址博物馆于2015年10月开工建设,是河北第一座建立在遗址之上的博物馆。它像一座巨大的天外飞舱,严密地罩在内丘老县城裸露于世的发掘现场之上。
△邢窑遗址博物馆。景区提供
遗址内北朝时期的窑炉,现存的窑门、火膛、窑床、烟囱完整,它们都是中国古代瓷器史上极其珍贵的实物。此发掘项目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邢窑遗址博物馆内景。景区提供
烧制陶瓷是人类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创举,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这两座以邢窑为主题的博物馆,构成了内丘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宋瓷古风重现 洗去世间尘埃 -
定窑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它以简约为美,脱胎于邢窑,却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它胎体轻薄,质细而坚,釉色属于暖白的牙黄色调,给人以柔润、明快、恬静的美感。
几百年后,曲阳出了一位定瓷艺术大师陈文增。他从事定窑研究生产近40年,对定窑工艺过程、造型风格、装饰特点及文化背景进行了全面破译,使失传的名窑技艺再现人间。
△陈文增作品:定窑特制原创自主品牌宋孩儿枕。景区提供
△陈文增作品:定窑梅花口刻花瓶。景区提供
△陈文增作品:定窑“四海呈祥”云龙雕花瓶。景区提供
步入位于曲阳县城的陈文增定瓷艺术馆,拾阶而上,那股久远的宋瓷之风便迎面而来,宋代文化之痕在这里影影绰绰,依稀可辨。
△陈文增定窑瓷器展厅。景区提供
陈文增定瓷艺术馆的负一层,是定窑历史博物馆。这是一个集宣传、展示、交流、科研于一体的定窑文化平台,600平方米的陈列面积,分成先民制陶、恒山初冶、炉火纯青、刻镂万象、模印群芳、技艺传播、窑火不熄、美器由来八个部分,清晰展示了中国陶瓷和定窑的发展脉络。
△定窑历史博物馆内景。景区提供
△小朋友体验瓷器制作。景区提供
- 黑白二色中的人间百味 -
以黑白二色为主的磁州窑瓷器,具有洒脱、活泼的自然美,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味道。
△中国磁州窑历史博物馆。徐东坡摄
彭城,这座以磁州窑闻名的古镇,坐落在邯郸市峰峰矿区、苍翠的元宝山下。走在彭城老街上,随处可见几座古代的窑址,一座座状如馒头的古窑藏在街巷深处。
△磁州窑盐店遗址。徐东坡摄
彭城古镇烧制瓷器自两晋始,兴盛于宋元,至明清民国仍具有相当的规模,民间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说法。
△磁州窑艺术街区陈列的当代陶瓷大师作品。安春华摄
在彭城,这里的一切似乎都与磁州窑有关,老街上流传着磁州窑的故事,博物馆里摆放着精美的磁州窑器皿,小饭铺的美食有窑工饭,无不与磁州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磁州窑历史博物馆。徐东坡摄
这些以黑白二色为主的磁州窑瓷器,展现着工匠率真质朴的个性和狂放不羁的情感世界。它们是地母与火神的完美结晶,在彭城的土地上扎根生长、走向四方。
△中国磁州窑历史博物馆。徐东坡摄
- 在南横口解开神秘古窑之“谜” -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井陉窑是一个充满着神秘气息的古窑,曾经,其确切烧造年代是一个“谜”,而南横口成为了解开这个谜团的关键“钥匙”。
△南横口陶瓷水镇风光。何晨光摄
南横口地处晋冀交界处河北井陉南部,太行山西麓绵河、甘陶河交汇处。据考证,过去南横口曾经窑场遍布,这里烧制的瓷器构成了井陉窑的重要组成部分。宋、金年间,水流丰沛,南横口是有名的水运码头,瓷器装船,水陆并进,通过真定府向外出售,一度声名远扬,占据了北方瓷器的主要市场。
△南横口陶瓷水镇风光。何晨光摄
井陉窑的白瓷制作尤其以戳印填彩最为独特,工匠们用戳模在胎体上戳印,内填棕褐或黑色釉粉,再施以透明釉,如此烧出的瓷器古朴典雅,在业内远近闻名,独树一帜。
来到南横口,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座座“黄金”匣钵墙。匣钵又叫笼盔,是一种装烧瓷器的窑具,它们的样子像个直筒,高约60厘米,直径40厘米,一端敞口,用来放置瓷坯。
△南横口村的“黄金匣钵墙”。徐东坡摄
如今,南横口的乡亲把这些弃之不用的笼盔利用起来,精心地组合在一起,盖房垒墙,养花植树,铺路搭桥,使它们成为了当地陶瓷文化的一种符号。
△人们在废弃的笼盔里种花。徐东坡摄
井陉窑的烧造给南横口留下了鲜明的印记。游人可以在这个自然宁静的地方,游古村、品美食、赏民俗、制陶具,开启一段穿越时光的休闲之旅。
视频 | 藏在预制菜里的顺德非遗美食——均安鱼饼
足不出户,在家也能享受顺德非遗传承人烹制的美味。
在顺德均安,均安鱼饼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张长荣选用顺德四大家鱼之中的鲮鱼,烹制出鲜而松软的鱼饼,成为预制菜中的畅销产品,从而走出均安,畅销全国。
均安鱼饼制作技艺,因工艺制作保持了鲮鱼肉的鲜味和嫩滑,口感外脆里嫩、甘香可口,是顺德区的非遗项目。
土生土长的顺德人张长荣,从八岁开始,他就跟鱼打交道,打鱼鳞、开鱼肚、酿鲮鱼、刮鱼青,直到如今。他还开办了佛山市顺德区荣亿食品有限公司,从作坊到工厂规模化,不断把均安鱼饼做成产业、做成品牌。
正在制作均安鱼饼的张长荣。
鱼饼鱼腐,从此不再只在一个区域乘风破浪,还成了可以随时随地吃到的“顺德味道”。
在传承顺德菜技艺的同时,他们还根据市民新需求进行创新,“包括鱼饼、鱼腐等产品,针对不同人群,我们设计了30多种做法。”张长荣举例说道,比如鱼腐,不仅可以拿来煎、煮,还可以制作成鱼腐盆菜,以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饮食喜好。
把鲮鱼清洗干净后去皮拆骨,然后起肉剁烂、挞成鱼青,接着加入调料后反复摔打,随后放入锅中煎熟......在张长荣的佛山市顺德区荣亿食品有限公司里,制作好后的鱼饼、鱼腐、鱼胶,通过零下40℃速冻形成预制菜,然后通过实体、电商销售渠道销往全国各地。
张长荣。
而这些预制菜的烹饪也是尽量简化。消费者只需把烹饪好,真空包装好的预制菜,食用前解冻、焯水,再煎熟或煮熟即可。
透过预制菜,就能品尝到世界美食之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的美味。张长荣透露,他们日均销量是1000多斤,由于鱼腐鱼饼吃起来弹牙而不腥,没有鱼刺,在北京等地都卖的很好。
鱼腐鱼饼。
在保持鲮鱼肉的鲜味和嫩滑上,张长荣有自己原则。在选购鲜鱼时,张长荣要求对口的养殖户不得添加抗生素等添加剂,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不要;采购回来的鱼,要放至清水中“瘦”上几天;在制作的过程中,坚持用纯净水,坚持无添加;在佛山市顺德区荣亿食品有限公司的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一套标准化的规程、操作步骤;采用无菌车间;车间温度在20~22度,一定要恒温;预制菜的刮鱼青、炸鱼腐等过程中保留手工操作的程序,包装等过程则采取机械化处理……
近日,广东省委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下称“菜十条”),在研发平台、监管规范、产业集群等十个方面做出具体指引,全力打造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
在张长荣看来,“菜十条”为我们今后的产品研发、生产提供明确的指引和方向。希望通过预制菜,把更多均安美味、顺德美味飘香更多地方。”
文/图 佛山日报记者杨婷
(作者:杨婷)
发布于: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