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百科|常识分享
分享各种百科|日常
020信息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百科|新闻 >  “五一”期国内游出游2.95亿人次 下沉市场日渐受青睐 火爆出圈的“天水麻辣烫”,武汉百年老字号酸梅汤……文化消费贴近百姓生活 非遗好味道 国潮新美学


“五一”期国内游出游2.95亿人次 下沉市场日渐受青睐 火爆出圈的“天水麻辣烫”,武汉百年老字号酸梅汤……文化消费贴近百姓生活 非遗好味道 国潮新美学

发布时间:2024-10-21 15:02:58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

“五一”期国内游出游2.95亿人次 下沉市场日渐受青睐 火爆出圈的“天水麻辣烫”,武汉百年老字号酸梅汤……文化消费贴近百姓生活 非遗好味道 国潮新美学 

“五一”期国内游出游2.95亿人次 下沉市场日渐受青睐

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节日消费向来是观察经济的一个重要窗口。5月6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五一”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

记者注意到,不仅旅游,电影票房与餐饮等消费数据都表现亮眼:零售餐饮方面,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2024 年“五一”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 6.8%;电影方面,“五一”期全国电影票房为15.27亿元,观影人数为3777万人次,均超过去年同期。

对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5月6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随着疫情过去,人们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在‘五一’期得到了集中释放,推动了旅游、电影和餐饮等行业的快速复苏。”

在王鹏看来,五一期的消费火爆是我国经济持续恢复的缩影,表明我国经济活力正在逐步恢复,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这种表现也预示了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良好势头。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也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五一’旅游、电影与餐饮等消费数据表现较好,可以反映出我国居民消费意愿的提升和国内经济的稳定恢复。”

下沉旅游市场受到青睐

“今年‘五一’期,我带着家人驱车去了白洋淀,比起国内那些热得发烫的旅游景点,这里不太拥挤,旅游体验好很多。”北京人王先生5月6日如此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记者注意到,今年“五一”小长,下沉旅游市场受到像王先生这些人的青睐。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县域旅游市场释放文旅消费新动能,越来越多下沉市场旅游目的地受到欢迎,广西柳州、山东淄博、甘肃天水等城市受到游客关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安徽宏村等乡村古镇深受游客青睐。

这从数据可见:携程发布的《2024五一期旅行总结》显示,期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依次为北京、上海、杭州、成都、重庆、广州、南京、武汉、西安、深圳,与此同时,旅游下沉化趋势更加明显,体现在旅游订单同比增速上,一二线城市小于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小于县域市场。

小猪民宿报告也显示,淄博、锦州、天水、太原、景德镇、开封、兰州、昆明、酒泉、武汉成为五一期间民宿预订增速最快的Top10城市,增长均超过1倍。其中淄博、锦州以“烧烤”美食体验带火当地旅游市场,民宿预订同比去年增长均超过3倍。

就此,王鹏告诉记者:“旅游下沉到三四线城市表明消费者的旅游需求开始从传统的热门城市和景点向更广阔的地域扩散,这种变化为三四线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也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潜力正在逐步释放。随着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三四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差距在逐渐缩小,这为旅游等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同时,三四线城市也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如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洪仕斌还对记者表示:“旅游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发展势头值得关注,由于三四线城市人口基数较大,消费潜力也较大。随着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三四线城市也逐渐成为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同时,三四线城市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旅游产业链中来,如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提供等。”

小城市应抓住机会发展

旅游市场下沉,对三四线城市究竟意味着什么?

郑磊对记者表示:“旅游下沉对三四线城市的意义在于,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同时,旅游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这些都可以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王鹏认为:“旅游下沉对三四线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还能促进文化交流和城市知名度的提升。

王鹏具体解释说,一是经济增长: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三四线城市的经济增长,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是就业机会: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包括直接就业(如导游、酒店员工等)和间接就业(如供应商、服务商等)。

三是文化交流: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交流和传承,推动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三四线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也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旅游下沉对三四线城市,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三四线城市应如何抓住机会发展?

郑磊认为:“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应该积极探索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此外,也可以通过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开发旅游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王鹏还对记者表示,为了抓住旅游机会发展,三四线城市需要在四个方面努力:

首先,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可停留性和可体验性。例如,改善交通状况,增加酒店和民宿的供给等。

其次,应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特色元素,开发独特的旅游线路和活动。

再次,应加强宣传和推广。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可以利用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此外,还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旅游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可以与其他城市或地区建立旅游合作关系,共同推广旅游产品和服务。

(编辑:郝成 审核:张荣旺 校对:颜京宁)


火爆出圈的“天水麻辣烫”,武汉百年老字号酸梅汤……文化消费贴近百姓生活 非遗好味道 国潮新美学

转自:深圳商报

深圳网2024年5月26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聂灿/文 韩墨/图)从新中式穿搭、新中式美食到新中式旅游,今年“五一”,新中式卷起文化消费热潮。通过文博会这块市场化的“试金石”,许多“非遗”项目开始找到突破的路径。本届文博会在非遗内容部分,聚集全国各地非遗文化项目和代表人物,创设丰富互动环节,在展示中助推文化创新传承与发展;同时在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展首次设立“文博食尚 寻味中华”非遗美食展区,让非遗文化真正走进生活。

“国潮”如何“潮”下去

大雨滂沱中,走入正在火热进行中的第二十届文博会现场,被吸引的不仅是美轮美奂的场景配搭,那一丝丝空气中弥漫的植物清香直接唤起你的儿时夏日回忆。

精彩表演吸引观众驻足观看。

走入12号非遗·老字号·工艺美术馆。观众可近距离接触众多国家级非遗项目、非遗文化衍生品,了解非遗活态传承的最新信息,领略到唐三彩、伞制作技艺(西湖绸伞)、建水紫陶烧制技艺、海伦剪纸、内画、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绛州剔犀漆器髹饰技艺、河州泥塑、天水竹雕、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篆刻、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徐州曹氏香包制作技艺等项目的博大和精妙。

今年,非遗·老字号展区以“赓续非遗文脉,拥抱美好未来”为主题,组织全国非遗优质老字号企业、重点项目,通过专题展示及多项配套活动形式,重点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成果,分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医药传统文化两大内容,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创新性发展。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人通过1:1打造的“镇窑”,向观众展示传统制瓷工艺流程;西湖绸伞制作技艺传承人,着力讲述绸伞伞骨的奥妙——创造性地将伞骨分劈成篾青,篾黄两层,以供夹放伞面,这一创意开创了西湖绸伞造型工艺的基本结构;去年火爆全场的时光印记印刷博物馆再次参展文博会,通过打造非遗文化体验空间,展示活字印刷非遗文化,让人流连忘返。

沈绣传承人沈先生说,“国潮要想一直‘潮’下去,不能仅靠简单的复古怀旧,必须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艺术创造力和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才能焕发新的生机。”

藏着无尽“乡愁”的非遗美食

今年首次设立的“文博食尚 寻味中华”非遗美食休闲展区。开展几日来,成为场馆最具热点的打卡消费地。

区别于一般的展会食品,此次文博会重点打造的非遗美食展区,的确“够地道”“够美味”。这样的评价不仅来自记者的亲身体验,也结合了现场观众的真实点评。

拿起手机,迅速扫场一周,你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各色招牌:周村烧饼、德州扒鸡、五芳斋粽子、老万成酸梅汤、澳门西洋牛油糕、天水麻辣烫、兰州牛肉面、霍州年馍、山西运城羊肉汤、二利烧鸡、牛庄馅饼、德氏冰淇淋、耒阳刮皮、樟树贡酒、平湖糟蛋、狗不理包子、糖饺子、臭豆腐、怀姜糖膏……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非遗美食,带给观众满满的、充满地域特色和幸福感的观展体验。

火爆出圈的“天水麻辣烫”不仅登上热搜头条,也火速登陆第二十届文博会现场。只见操作区热火朝天,等待区人流不息。端着热气腾腾的“麻辣烫”,观众们脸上都是满满的幸福感。师傅告诉记者,天水麻辣烫是甘肃麻辣烫组成部分,是带有地域特色的麻辣烫吃法,以手擀粉、麻辣菜为特色,一般包括宽粉、土豆、辣子三种元素,口味鲜香、麻辣、令人回味无穷。

还有一个火爆排队点,观众人满为患。和麻辣烫的红汤不同,这是地道的白汤,似馄饨,又似面片。一旁的香港游客告诉记者,这是来自福建的“福鼎肉片”,是他家乡的美食。追问道,味道如何?他连连称赞“真地道”,端起又一碗的同时还不停介绍,“福鼎肉片是一道由精肉、淀粉等制成的菜品,是福建福鼎市一种很有名的地方传统名吃,看似清淡,实则咸香扑鼻。”

观众李小姐从事文化行业,来自武汉的她表示,非遗展区设置美食展位,不仅让非遗产品活化呈现,更能让人通过食物之美,感受背后的文化和内涵,还能一解乡愁,实则是令人赞许且回味的观展体验。

武汉百年老字号“老万成”首次亮相文博会,带来了老万成老味酸梅膏、老万成枇杷秋梨膏、老味酸梅汤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产品,在炎炎夏日为观众送去一口清凉。“老万成”品牌传承人刘老师用地道的武汉话表示,“这就是武汉夏天的味道。”?

热门阅读排行
© 020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