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旅游市场有多火爆?一组数据带你了解_国内_首页 便利店百强发布,本土品牌霸榜,便利店市场会向何处去?
国庆期旅游市场有多火爆?一组数据带你了解_国内_首页 便利店百强发布,本土品牌霸榜,便利店市场会向何处去?,
国庆期旅游市场有多火爆?一组数据带你了解_国内_首页
今年国庆期,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国庆节期7天,全国国内出游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较2019年同期增长。期结束,各地旅游数据集中出炉。
04:01
这个国庆期,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前、延安革命宝塔山下、西柏坡革命纪念馆里,各处装点国庆元素,一抹抹“中国红”,点燃了无数人的爱国情,网络平台数据显示,国庆期,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日均订单量同比增长70%。
这个国庆期,文物古迹的历史积淀、古街古镇的人文魅力、国潮体验的今昔融合,悠悠文脉为旅行注入灵魂。网络数据显示,汉服旅拍、非遗体验、历史名胜深度游览等文化主题游备受消费者喜爱。据国家文物局统计,2024年国庆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488万人次。
统计数据显示,国庆期,北京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均创历史新高。文博游、北京中轴线游、京郊游、微度游、体育赛事游、特色商圈文化街区游、花灯游、网红潮玩打卡地游等受到游客青睐。
广东省10月1日至7日累计接待游客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实现旅游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等,成为旅游出行热点。
湖南省7天长里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同口径比去年国庆节增长。经测算,国庆期7天,全省游客总花费达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国庆期增长。旅游新业态、多元业态推进文旅融合是今年国庆期湖南旅游市场的明显特征。
四川省经初步测算,全省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分别增长和。全省核心旅游景区“状态拉满”,17家5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超越日历史最高水平。九寨沟景区连续4天均达万人承载量上限。
辽宁省据不完全统计,七天期共接待游客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期里辽宁省推出促消费活动160余项,全省各地举办文化艺术、群众文化、非遗、文博等各类活动600余场,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丰富人们日文化生活。
不抢不赶不扎堆 “慢充式”旅游受青睐
01:55
今年国庆期,奔县游、微度、疗愈游等具备更强松弛感、度感的旅行方式受到欢迎。
从目的地来看,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杭州、南京、重庆、西安、深圳和武汉等一线城市依然是热门的10大目的地。其中,TOP100热门目的地中,黄山、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大同、临沂、张家界、开封、上饶、银川、沈阳和呼和浩特成为增速最快的10大目的地。
与此同时,一大批年轻人爱上“奔县游”,带动县域旅游日均订单同比增长40%,增速最高的前10个县域目的地为临汾隰县、运城芮城、银川贺兰、延安宜川、商洛商南、朔州应县、牡丹江宁安、毕节织金、德州齐河、韶关仁化,同比增速均超过4倍。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三个县位于山西省,反映因热门游戏带来的山西古建游热情高涨。
此外,错峰出游避开人流高峰,也逐渐成为新常态。从网络平台机票预订数据看,节前节后均呈现错峰趋势,节前,近3成旅客提前出发。节后,国庆期后第一个周末出游订单较9月同期环比增长10%,部分地区旅游订单与国庆节中基本持平。这表明,越来越多旅客将长出游需求分散至日常,以获得更具性价比和更舒适的旅行。
便利店百强发布,本土品牌霸榜,便利店市场会向何处去?
文|江瀚视野观察
这些年,伴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整个线下商超业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超市逐渐式微,便利店日渐成为了市场的主流,就在最近便利店百强发布,本土品牌逐渐崭露头角,便利店江湖到底会向何处去?
一、便利店百强发布,本土品牌霸榜
据界面的报道,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了《2023中国便利店TOP100》公示榜单,榜单显示,美宜佳(33848个)、中石化易捷(28633个)、中石油昆仑好客(19780个)位列前三位,天福便利和罗森分别以7208家和6330家位列第四和第五,芙蓉兴盛、7-11、十足、红旗连锁、深圳易站居于6-10位。
对比2022年的榜单,前十名的变化较小。便利店之王美宜佳在榜首连续两年霸榜,其的门店数量从2022年的30008家增加到2023年的33848家,净增3840家,前十名中,罗森、7-11、十足三个品牌的门店增速较快,分别增加了689、587、563个门店。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便利店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便利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3834亿元,同比增长了9.8%。这一增长率超过了全球便利店行业的平均增长率,显示出中国便利店市场的强劲发展势头。
此外,有关数据显示,从2019年至2022年,中国便利店销售额从2556亿元增长至383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根据统计数据,至2022年底,中国便利店门店数量已达到30万家,按年增速约19%,显示出便利店数量呈持续且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品牌连锁便利店门店数为18.7万家,占比为62%,成为便利店市场的主力军。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免费的连锁便利店办卡制度受到超九成消费者的青睐;超五成三线、四线及其他城市消费者偏向于连锁便利店。便利店可以通过搭建会员体系,利用消费者“免费”心理吸引客流,提升用户忠诚度,实现精准营销。伴随城镇化、乡村振兴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范围的扩大,具备更多挖掘空间和增量价值的低线城市成为新的蓝海市场。各品牌在继续占领一二线城市的同时,不断向“下沉”市场延伸。
二、便利店市场会向何处去?
近年来,便利店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本土便利店品牌纷纷崭露头角,并在百强榜单中占据显著位置。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便利店市场的快速增长,也预示着便利店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该如何看待便利店业态的发展,便利店江湖又会向何处去呢?
首先,便利店的持续兴起是消费变化与升级的必然结果。在经济全球化与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便利店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增长。尤其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居民生活节奏加快,对便捷购物的需求日益增长,便利店作为一种高效、灵活的零售业态,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本土便利店品牌的霸榜现象,绝非偶然,而是市场成熟、消费者偏好变化以及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传统大超市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是零售市场的主力军,它们以丰富的商品种类、优惠的价格和舒适的购物环境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然而,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普及,电商平台的崛起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物方式。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电脑或手机轻松浏览和购买商品,并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这种变化直接冲击了传统大超市的客流量和销售额。
与此同时,即时零售的兴起也进一步加剧了传统大超市的困境。即时零售以其快速响应、高效配送的特点,满足了消费者对即时性、便捷性的追求。无论是生鲜食品、日用品还是急需的商品,消费者都可以通过即时零售平台迅速获得。这种即时性不仅提高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削弱了传统大超市在商品种类和价格上的优势。
然而,在这场消费业态的变革中,便利店却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便利店以其小巧灵活、分布广泛的特点,深入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即时的购物服务。无论是在住宅区、商业区还是交通枢纽,便利店都能迅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满足他们对即时性、便捷性的追求。此外,便利店还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商品结构、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这也成为了便利店兴起的必然结果。
其次,国际巨头与本土品牌相互竞争不断促进便利店业态的发展。国际便利店巨头如7-Eleven、全家、罗森等,凭借其深厚的品牌积淀和全球运营经验,在中国市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些国际巨头拥有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精细化的运营管理以及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同时,它们还不断引入新的经营理念和技术手段,如自助结账、无人便利店等,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
然而,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国内便利店新秀也迅速崛起。这些新秀企业通常更加了解本土市场和消费者需求,能够迅速调整商品结构和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它们还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模式,如移动支付、大数据分析等,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国内新秀的崛起,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也加剧了便利店市场的竞争。
在竞争和创新的推动下,便利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开始关注便利店市场,纷纷进入这一领域寻求发展机会,从而出现了当前便利店市场百花争艳的格局。
第三,便利店的内涵与外延也在日渐扩大。便利店日渐成为现代都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经历着从传统的杂货铺向多功能生活中心的转变。如今,在便利店内,消费者几乎可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所有吃穿用度,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了便利店服务内容的丰富化,也反映了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
一方面,便利店已经成为许多大城市白领一日三餐的重要解决场所。对于忙碌的都市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方便、快捷的餐饮方式。便利店提供的丰富多样的食品选择,如便当、寿司、三明治、咖啡、茶饮等,既满足了消费者的味蕾需求,又满足了他们对速度和效率的追求。
另一方面,便利店的空间多功能化也日益明显。除了基本的商品销售功能外,便利店还逐渐引入了早餐、咖啡、简餐、酒水等餐饮服务,以及快递收发、ATM取款、话费充值等便民服务。这种多功能化的空间布局,使得便利店不仅仅是一个购物场所,更是一个集餐饮、休闲、娱乐、服务于一体的生活中心。
比如说,“早咖晚酒”的现象在便利店中尤为常见。早晨,人们可以在便利店内享用一杯新鲜咖啡,开始新的一天;晚上,则可以在此品味美酒,放松身心。这种服务模式的创新,不仅丰富了便利店的经营内容,也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长期来看,当前的便利店已经成为了一个多元化的市场服务综合体。虽然面积不大,但便利店通过整合不同的服务和商品,实现了类似“变形金刚”的多业态多功能属性。这种模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基本需求,还提供了额外的便利和体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未来的便利店可能会继续扩展其服务范围,成为更加全面的生活服务平台,全能型便利店的时代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