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圈董事长杨明超:新店型进一步下沉至农贸市场 南昌、昆明等多地下调房贷首付比例,看房人数增多市场“回温”
锅圈董事长杨明超:新店型进一步下沉至农贸市场 南昌、昆明等多地下调房贷首付比例,看房人数增多市场“回温”,
锅圈董事长杨明超:新店型进一步下沉至农贸市场
财联社9月24日讯(记者 吴蔚玲)锅圈(2517.HK)正在通过家庭预制菜寻找新客流,并将门店进一步下沉到农贸市场。
锅圈创始人、董事长杨明超在2024沙利文新投资大会期间接受财联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预制菜能够解决在家下厨“麻烦”的痛点;而选择农贸市场,是因为“中国有60多万个行政村,4万多个乡镇,2000多个县,80%的人口都在这里,他们正是我们全球优质蛋白食材的需求者和消费者。”
杨明超表示,为了实现品质可控且好吃不贵,食材工厂、冷链物流、信息化系统等供应链建设,将是未来发力点所在。
(锅圈创始人、董事长杨明超 受访者供图)
押宝预制菜
“到家餐饮是中国家庭的文化,但年轻人在家做饭面临时间少、不会做、做菜麻烦等一系列问题,比如炸这个品类,门店买到即吃到,省去了买、洗、切、配、调,这就是农贸店的价值。”杨明超说。
今年上半年,锅圈感受到了餐饮行业的寒意。报告期内收入26.65亿元,同比减少3.5%;净利润8550.8万元,同比减少26.7%。
财报称,上半年消费者对于日常消费变得更加理性和谨慎,在购买决策时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与价格的平衡。
C端预制菜成为新的发力点。锅圈正在发展新店型“肴肴领鲜”,选址农贸市场,面向家庭一日三餐,专卖速冻调理品、预制菜品和各种油炸食物。
据悉,肴肴领鲜目前已在郑州、南京等地开设了十余家门店,另有二十余家门店正在筹备开设中。
从市场规模来看,预制菜行业整体呈现上升趋势。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2023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随着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扶持政策的落实,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2024年轻人“怎么看预制菜”调查报告》同时显示,在早餐、午餐和晚餐接受预制食品的比例分别为40.9%、43.7%和48.4%,均未过半,在“年夜饭”这一场景接受的比例仅为18.4%,超八成的调研对象都不接受。
“预制菜还是初期的发展阶段,社会进步势不可挡,吃也是一样。”杨明超说,如同现代家庭已经从手工缝纫转向购买成衣,汽车智能驾驶如火如荼,预制菜向前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他同时也强调,在“吃”这个行业,食品安全和健康是底线。
加码供应链建设以解安全忧虑
细究消费者对预制菜持保留态度的原因,安全、透明和价格是主要考虑因素。前述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接受预制菜,至少要满足的条件中,“安全健康”、“公开标注是预制菜”以及“价格更低”位居前三,选择的比例分别为64.6%、63.4%和37.2%。
如何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品控?杨明超认为,锅圈要建自己的工厂,通过自有工厂,实现门店供应稳定,品质稳定以及食品安全。
半年报显示,锅圈自有4家食材生产工厂,涉及牛肉、肉丸、火锅底料和水产四个品类,例如锅圈投资了一家虾滑供应商“逮虾记”。据规划,下半年将控股收购逮虾记,水产预制菜基地预计将于今年9月投产。
伴随产品品类增加,杨明超表示还将继续加码自有工厂,“未来有可能锅圈的食品产业会有上百家工厂,那时锅圈就变成了中国版的雀巢。”
除了工厂,杨明超表示,发展物流同样重要。依托华鼎冷链,锅圈正在规划更为密集的下沉物流网络,将门店从店仓一体化逐步转变为店仓配一体化,使产品覆盖到更多地域。
供应链建设同时带动集团效率提升。上半年面临消费市场变化,锅圈客单价下降了6元,为消费者让利了两个百分点,而同期集团综合毛利率为22.8%,同比提升了1.9个百分点。
锅圈称,从工厂到中央仓、再到零售门店的简化高效供应链运营,消除供应链多余的中间环节,从而优化成本控制,通过与仓储和物流供应商的合作,大多数订单实现了从中央仓到零售门店次日达配送。
南昌、昆明等多地下调房贷首付比例,看房人数增多市场“回温”
转自:贝壳财经
继上周五房贷新政发布,本周已有多个城市做出相应调整。
5月22日,贝壳财经获悉,昆明、南昌已有多家银行执行首套房贷首付比例15%、二套房贷首付比例25%的新政。伴随着新政落地,贝壳财经从多名房地产中介处获悉,昆明、南昌近期看房人数增多。
不过,贝壳财经从多家银行了解到,南京、杭州、惠州等地尚未执行上述房贷新政。“目前首套房贷首付比例仍为20%,二套房贷首付比例为30%。”惠州一名建设银行客户经理对贝壳财经表示,但最近房贷新政发布,过段时间首套房贷首付比例可能会调整成15%。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对贝壳财经指出,当前,多数城市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后,房贷利率普遍执行LPR-40bp至LPR-70bp(3.25%-3.55%)之间,少数城市部分银行首套房贷利率已低至3.1%。随着各地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继续调整,大多数城市首付比例有望执行首套15%、二套25%。
部分城市新政率先落地,一线城市仍未调整
5月22日,贝壳财经了解到,昆明、南昌已有多家银行执行首套房贷首付比例15%、二套房贷首付比例25%的新政。其中,昆明地区首套房贷利率普遍为3.6%,二套房贷款利率普遍为4.15%;南昌地区首套房贷利率普遍为3.65%,二套房贷款利率普遍为4.15%。
昆明招商银行一名客户经理称,上述房贷新政上周已开始执行。不过,首付比例调整仅针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不针对住房公积金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只调整了贷款利率。
5月17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接连发布三条政策,宣布降低贷款首付比、取消房贷利率下限、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据悉,目前武汉、合肥、郑州、西安、长沙等多城相继下调了首套和二套房贷首付比例。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从5月21日开始,包括武汉、合肥等城市开始有明确的落地细则,核心影响主要为首付降低执行15%,房贷利率各地不一样,大部分城市降低20-40个基点,整体看,100万30年月供平均减少在110-220元之间。
部分城市房贷新政落地的同时,仍有部分城市未采取行动。贝壳财经获悉,南京、杭州、惠州等地尚未对房贷首付比例进行调整。南京一名工商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贝壳财经:“南京玄武区、鼓楼区、建邺区、秦淮区首套房贷首付比例一般为25%,南京其他地区一般为20%,目前尚没有房贷首付比例15%的情况。”
惠州招商银行一名客户经理告诉贝壳财经,惠州首套房贷首付比例为20%,二套房首付比例为30%,暂时未有调整。不过,惠州一名建设银行客户经理对贝壳财经表示,最近房贷新政发布,过段时间首套房贷首付比例可能会调整成15%。
另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线城市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暂未调整。5月17日,中国银河研报指出,目前北京上海的首套房首付比例为 30%、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为 40%(北京城六区、上海非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和嘉定松江等区外的区域首付比例为 50%)。
陈文静表示,房贷新政前,除北上广深等8个城市外,其他城市首付均已选择执行20%、30%的全国底线政策,预计接下来大部分城市首付比例将降至15%、20%,更多城市下调首套、二套房贷利率,三四线城市及普通二线城市有望优先进行政策调整。
看房客户明显增多,购房市场升温
“有国家房地产政策支持,最近客户看房的意愿更强烈了。”南昌房地产中介张燕(化名)明显感觉到,近期意向看房的客户多了起来。而在距南昌一千多公里外的昆明,房地产中介李涛(化名)也有同样的感觉,李涛表示,由于房地产政策调整,最近看房的人很多。
不只上述两地购房热情升温,北京二手房市场也出现“回暖”。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贝壳财经表示,目前市场最关注的一线城市及杭州等热点二线城市,首付及房贷利率还没有明确政策落地,依然执行之前政策。但实际市场成交有明显升温,5月18-19日,北京二手房日均成交再次突破1000套(周六900+周日1100+),基本达到了2024年小阳春的热度,新建住宅成交量也出现了部分项目升温的现象。整体看,单日认购数量也出现了明显企稳上升的现象。
对于本次房贷新政落地,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各地首付比例仍有持续下降的空间,所有二线城市首付比例都有可能下调至15%,新政落地对购房市场的进一步活跃具有积极的作用,对5-6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张大伟进一步指出,短期内居民收入预期弱、房价下跌预期仍在等因素依然制约着房地产市场的企稳,目前房地产行业面对的并非简单的资金问题,拿地、销售、客源、贷款乃至同质化产品竞争都存在压力。2024年楼市的需求、购房者的收入和信心都还需要一定时间恢复,在逐渐见底过程中,市场也期待政策的力度更大一点。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徐雨婷 姜樊 编辑 陈莉 校对 卢茜?